劉澤一:CBA第一國產泥頭車
今年常規賽,浙江稠州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不僅斬獲常規賽冠軍,還在賽季后的常規賽評獎中大獲全勝:球隊主教練王世龍榮獲最佳教練,核心吳前成為最佳第六人,劉澤一也壓過張寧斬獲最具進步獎得主。
從場均6分的輪換,到場均15+8的國內頂尖大前鋒,劉澤一獲獎是這一年浙江隊進步的原因也是結果,不過相對于那些成名球星,大眾對于劉澤一的印象依然是比較模糊的。
那么,劉澤一到底是一個什么類型的球員呢?他有什么特點呢?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。
進攻端:
劉澤一是一個很具欺騙性的球員,很多人看到劉澤一201cm的身高和60.9%命中率,會誤以為他是那種矮壯低位怪。
但事實上,本賽季劉澤一最大的優勢其實是他的快攻能力——作為一個四號位,他下快攻的速度簡直和飛一樣。
劉澤一不僅快,而且體重超過100公斤,一旦全馬力開沖,CBA里很難有人能不犯規把他攔下來。
這兩點結合起來,把他變成了目前CBA第一國產快攻泥頭車。
在比賽中,劉澤一在給對方的壓力(無論是體能還是精神)是持續的,因為練習三人籃球歸來后劉澤一的體能也上了一個檔次——不要指望他會累,第四節照樣能爆沖創死你……
除了快攻,劉澤一的控運技術也很有亮點,很多低估他速度和控運技術的球隊往往會被他打的措手不及。
劉澤一的動態對抗能力就不用多強調了,在他的比賽中,你經常可以看到他在罰球線弧頂頂著對抗突破沖擊籃筐——典型的三對三式持球進攻:
值得一提的是,劉澤一終結出手速度快,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他的身高問題——而浙江隊也圍繞這一點做了很多文章,兩個外援和他都有固定的戰術偷襲套路(下面幾個球戰術很類似)。
劉澤一的前場籃板也非常突出——這一點主要是因為他對籃板的落點判斷很好,本賽季他每場比賽能搶3.2個前場籃板,國內球員中僅次于王哲林。
最后提一下他的傳球,劉澤一目前還不具備策應能力,但本賽季劉澤一場均助攻2.3次,很多是那種靈機一動的巧變球。他在場上的傳球和走位,也給球隊大中鋒(主要是余嘉豪)提供了不少進攻機會和空間。
防守端:
作為小號四號位,劉澤一防守天生不占體型優勢,但他有自己的套路。比如他的就地反搶能力(這可能也來自于三人籃球的影響),可能是CBA內線最夸張的。
另外,劉澤一對身體的運用很不錯,比賽時總是充能量,這一點很好的彌補了身高的不足,有補位意識,在他防守意愿高的時候,防守面積還挺大,偶爾可以起到超過他身高的護框效果。
然后就是老生常談的對抗,拿出三對三的狠勁,一對一硬夯大中鋒也不吃虧。
進攻端:
其實劉澤一的技術還算全面,三分也能投,低位單打偶爾也能拿出來秀一秀。
但問題是,在劉澤一身上,這些技能我們暫時只能看到一個地基,更多的東西還是空中樓閣,就拿低位來說吧,劉澤一更多時候打出的鏡頭是這樣的——
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,劉澤一的一對一進攻能力并不強,總得來說還是一個需要體系兜底的球員。
另外,劉澤一的整體籃球智商并不突出,雖然有時候有一些靈光一動的傳球,但很多時候他的進攻選擇并不聰明,顯得有些過于躁動。
劉澤一進攻端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他的擋拆,目前來看,劉澤一和吳前打擋拆掩護效果不好,而且虛掩護多,主要考慮自己順下。
防守端:
劉澤一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他的防守,而他防守比較明顯的一個問題和他進攻最大的優點是一體的:過于執著與下快攻,對隊友不管不顧
另外相比進攻端活力四射,劉澤一在防守端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,具體表現在就是容易突然站在原地愣神。
然后,劉澤一和隊友防守交流溝通不夠,經常和隊友跑重位置。
其實客觀來說,劉澤一在輪換中防守到位率還可以,但他的問題是recovery幾乎沒有,多輪轉一輪他就原地杵了。
最后,劉澤一防守實在太喜歡上搶了(無論是有球還是無球),而且重心高,下手搶不到就放棄,作為內線缺少應有的位置感和領地意識。
總的來說,劉澤一是一個優點缺點都非常明顯的球員——他充滿活力的打法和充沛的體能,是浙江隊全場高壓對抗體系中重要的一環。
對他的球風,我們可以理解為浙江隊的大衛-李,不過考慮到他的防守風格和搶劫能力,可以加上形容詞為“長了刺的大衛-李”。
但以劉澤一的身高和球風來說,未來進國家隊的希望并不樂觀,所以如果他還想更進一步(只有24歲還有前進空間),技改方向就是很重要的。
那么,如果按照最好的預想,劉澤一不斷提升進攻技術,扎緊防守……
說到這,我突然想到了和劉澤一位置類似的浙江隊前輩丁錦輝。畢竟丁錦輝當年最擅長的,正是劉澤一目前最缺乏的。
*******
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關注公眾號:后廠村體工隊

上一篇:勇士8人上雙輕取爵士奪5連勝!庫里25+10湯普森26+6
下一篇:返回列表